• banner
  • banner
  • banner
  • banner
 

 
標題
美時多項新品 下半年注新活水
內容 美時21日受邀參加中國信託舉辦之2019投資前瞻論壇,會中就該公司首季財務及業務狀況向投資法人作說明。美時表示,該公司對上半年營運審慎樂觀,下半年在多項新產品持續出貨下,對營運而言將有「新活水」的效應,對全年營運也是樂觀期待。

美時表示,本季起該公司旗下有多個新產品陸續出貨,包括抗血癌、非小細胞肺癌、乳癌等領域,預期也將對公司營運有一定的貢獻度,今年營運也可望逐季增溫。

美時副董事長林群近期也表示,美時在戒癮藥Buprenorphine/Naloxone舌下含片上市開賣,國際化效益顯現,今年首季EPS達1.16元,交出史上新高佳績。美時21日股價重返百元,收在100元,上漲2.2元。

據了解,戒癮藥原廠Indivior為了對抗美時的學名藥上市,近期也在美國市場上祭出許多「手段」,初期也壓抑了美時產品的銷售量,因此也導致美時3月、4月營收不如2月亮眼。

美時今年因戒毒癮Buprenorphine/Naloxone舌下含片在美上市開賣,推升前四月營收來到27.9億元,年增41.5%,也讓該公司首季毛利率來到49.4%,稅後純益約2.75億元,EPS達1.16元,創下歷年單季獲利新高紀錄。

不過應該注意的是,美時戒癮藥因3月、4月銷售不如預期,營收從2月的10億元高峰,回到5.9億左右,預期要在跨過藥品轉換期後,醫院端的採購力道才會顯現,樂觀預計第3季起銷售力道會比較明顯,屆時美時的業績則有機會回到2月的水準。

法人預期,美時的戒癮學名藥於今年2月上市,由於該市場仍在初步形塑階段,依市況判斷,產品銷售價格也符合公司預期,從產品上市後起算,依市場慣例概估,患者從原廠藥轉換到學名藥約需六個月的時間,跨過「藥品轉換期」後,銷售動能便能持續顯現。

美時董事長Robert Wessman日前也表示,目前除規劃產品上市外,也持續投資南投廠的研發與製造能力,一步步朝著全球領導的口服抗癌及特殊劑型藥廠邁進。


►資料來源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12/3832069

出處 經濟日報/黃文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