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已逾廿年未發出中藥行執業執照,為避免中藥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消失,衛福部中醫藥司昨頒布解釋令,明訂在同一中藥行有兩年以上經營經驗、修習過一定中藥課程者,可申請成為原地址中藥行接班人;未來將透過修正「藥事法」,開辦國家考試,認可專業人士自行開業。
上千名中藥業者去年至衛福部抗議,藥事法明訂從事中藥販賣業務須通過國家考試後,政府不培訓、不考試、不發照,廿年未核發新證照,放任中藥文化凋零。衛福部統計也發現,目前中藥行業者平均六十一歲、平均已執業廿六點四年。中藥商同業公會更指出,中藥行每年以兩到三百家的速度消失。
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陳聘琪表示,過去藥事法一○三條欠缺解釋,中藥司舉行專家會議後,考慮中藥行凋零速度等不了修法,昨天頒布「藥事法第一○三條第二項中藥從業人員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登記作業處理原則」。全台約有八千家中藥行,即日起,符合規定的中藥行繼承者即可提出申請。
陳聘琪說明,擁有兩年以上經營經驗,便可向各地所轄衛生局申請執業證明,再加上修習特定中藥課程滿一六二小時,即可承接前任負責人的經營工作。但陳聘琪也坦言,由於並非發給新證照,該中醫藥專業人員無法新創行號,自行開業,國內中藥行數量不會因此增加。
對於衛福部公布解釋令,台灣中藥從業青年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古承蒲表達高度肯定,但她也指出,一家中藥行裡可能有二至三名從業人員,此解釋令僅協助一人解決經營問題,後續的考照、人才培訓仍待衛福部修改藥事法,舉行國家考試,讓更多新血加入中藥產業,別讓中藥在常民生活中消失。
►資料來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4020505
|